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 博客(0)
  • 资源 (22)
  • 收藏
  • 关注

空空如也

全面详解LTE MATLAB建模、仿真与实现[(美)扎林克伯著]_完整版 PDF.part2

  随着TD-LTE和FDD-LTE牌照的先后发放,我国4G网络进入飞速发展期,其中核心技术LTE和LTE-Advance是*的移动通信协议之一,实现了真正的全球化,快速,全IP,保密的基带移动接入技术梦想。   《全面详解LTE:MATLAB建模、仿真与实现》分3个部分深入讲解了LTE标准的物理层(PHY):关键核心技术的理论;简明扼要地讨论了LTE标准规范;用于仿真LTE标准所需的MATLAB算法。   MATLAB作为《全面详解LTE:MATLAB建模、仿真与实现》一个鲜明的特点,通过一系列的程序,展现了每一个LTE的核心技术。通过一步步综合这些核心技术,最终建立LTE物理层的系统模型并评价系统性能。通过这一循序渐进的过程,读者将会在仿真中深入理解LTE的技术构思和标准规范。   《全面详解LTE:MATLAB建模、仿真与实现》主要特征:   -简单易懂,讲解直观,循序渐进。为极少数主要关注建模、仿真和实现LTE物理层的书籍。   -包括若干个MATLAB的案例研究和测试平台,致力于逐步完善理解LTE物理层功能规范所需的知识体系。   -提供所有MATLAB程序的源代码以及PPT文档和其他讲解实例。 推荐序一 推荐序一(译文) 推荐序二 译者序 原书前言 专业词汇缩略语表 1导论  1.1无线通信标准速览  1.2数据速率的历史  1.3IMT-Advanced要求  1.43GPP和LTE标准化  1.5LTE要求  1.6理论策略  1.7 LTE关键技术  1.7.1OFDM  1.7.2SC-FDM  1.7.3MIMO  1.7.4Turbo 信道编码  1.7.5链路自适应  1.8LTE 物理层建模  1.9LTE(R8版和R9版)  1.10LTE-Advanced (R10版)  1.11MATLAB和无线系统设计  1.12本书组织结构  参考文献 2LTE物理层概览  2.1空中接口  2.2频带  2.3单播和组播服务  2.4带宽分配  2.5时间帧  2.6时-频分布  2.7OFDM多载波传输  2.7.1循环前缀  2.7.2子载波间隔  2.7.3资源块尺寸  2.7.4频域调度  2.7.5接收端典型操作  2.8单载波频分复用  2.9资源网格的内容  2.10物理信道  2.10.1下行链路物理信道  2.10.2下行链路信道功能  2.10.3上行链路物理信道  2.10.4上行链路信道功能  2.11物理信号  2.11.1参考信号  2.11.2同步信号  2.12下行链路帧结构  2.13上行链路帧结构  2.14MIMO  2.14.1接收分集  2.14.2发射分集  2.14.3空分复用  2.14.4波束赋形  2.14.5循环延迟分集  2.15MIMO模式  2.16物理层数据处理  2.17下行链路数据处理  2.18上行链路数据处理  2.18.1SC-FDM  2.18.2MU-MIMO  2.19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3MATLAB通信系统设计  全面详解LTE:MATLAB建模、仿真与实现目录3.1系统开发流程  3.2挑战和能力  3.3关注点  3.4目标  3.5MATLAB的物理层模型  3.6MATLAB  3.7MATLAB工具箱  3.8Simulink组件  3.9建模与仿真  3.9.1DSP系统工具箱  3.9.2通信系统工具箱  3.9.3并行计算工具箱  3.9.4定点型设计器  3.10原型建模与实现  3.10.1MATLAB 代码生成器  3.10.2硬件实现  3.11系统对象介绍  3.11.1通信系统工具箱的系统对象  3.11.2系统对象的测试平台  3.11.3系统对象函数  3.11.4字符误码率仿真  3.12MATLAB信道编码实例  3.12.1纠错与检错  3.12.2卷积码  3.12.3硬判决Viterbi译码  3.12.4软判决Viterbi译码  3.12.5Turbo编码  3.13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4调制和编码  4.1LTE调制方案  4.1.1MATLAB实例  4.1.2BER测量  4.2比特级绕码  4.2.1MATLAB实例  4.2.2BER测量  4.3信道编码  4.4Turbo编码  4.4.1Turbo 编码器  4.4.2Turbo译码器  4.4.3MATLAB实例  4.4.4BER测量  4.5早期终止机制  4.5.1MATLAB实例  4.5.2BER测量  4.5.3计时测量  4.6码率匹配  4.6.1MATLAB实例  4.6.2BER测量  4.7码块分段  4.7.1MATLAB实例  4.8LTE传输信道处理  4.8.1MATLAB实例  4.8.2BER测量  4.9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5OFDM  5.1信道建模  5.1.1大尺度和小尺度衰落  5.1.2多径衰落效应  5.1.3多普勒效应  5.1.4MATLAB实例  5.2讨论范围  5.3工作流程  5.4OFDM和多径衰落  5.5OFDM和信道响应估计  5.6频域均衡  5.7LTE资源网格  5.8配置资源网格  5.8.1CSR符号  5.8.2DCI符号  5.8.3BCH符号  5.8.4同步符号  5.8.5用户数据符号  5.9参考信号生成  5.10资源元素映射  5.11OFDM信号生成  5.12信道建模  5.13OFDM接收端  5.14资源元素反映射  5.15信道估计  5.16均衡器增益计算  5.17信道可视化  5.18下行链路传输模式1  5.18.1SISO模型  5.18.2SIMO模型  5.19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6MIMO  6.1MIMO定义  6.2MIMO的动机  6.3MIMO的种类  6.3.1接收端合并技术  6.3.2发射分集  6.3.3空分复用  6.4MIMO的覆盖范围  6.5MIMO信道  6.5.1MATLAB实现  6.5.2LTE特征信道模型  6.5.3MATLAB实现  6.5.4MIMO信道初始化  6.5.5添加AWGN  6.6MIMO的一般特征  6.6.1MIMO资源网格结构  6.6.2资源元素映射  6.6.3资源元素反映射  6.6.4基于CSR的信道估计  6.6.5信道估计函数  6.6.6信道估计扩展  6.6.7理想信道估计  6.6.8信道响应提取  6.7MIMO的特殊特征  6.7.1 发射分集  6.7.2收发器启动函数  6.7.3下行链路传输模式2  6.7.4空分复用  6.7.5空分复用中的MIMO操作  6.7.6下行链路传输模式4  6.7.7开环空分复用  6.7.8下行链路传输模式3  6.8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7章链路自适应  7.1系统模型  7.2LTE中的链路自适应  7.2.1信道质量估计  7.2.2预编码矩阵估计  7.2.3秩估计  7.3MATLAB实例  7.3.1CQI估计  7.3.2PMI估计  7.3.3RI估计  7.4子帧间的链路自适应  7.4.1收发端模型结构  7.4.2更新收发端参数结构体  7.5自适应调制  7.5.1无自适应  7.5.2随机变更调制方案  7.5.3基于CQI的自适应  7.5.4收发端性能验证  7.5.5结论  7.6自适应调制与编码率  7.6.1无自适应  7.6.2随机变更调制方案  7.6.3基于CQI的自适应  7.6.4收发端性能验证  7.6.5结论  7.7自适应预编码  7.7.1基于PMI的自适应  7.7.2收发端性能验证  7.7.3结论  7.8自适应MIMO  7.8.1基于RI的自适应  7.8.2收发端性能验证  7.8.3结论  7.9下行链路控制信息  7.9.1MCS  7.9.2自适应率  7.9.3DCI处理  7.10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8系统级建模  8.1系统模型  8.1.1发射端模型  8.1.2发射端模型的MATLAB模型  8.1.3信道模型  8.1.4信道模型的MALTAB模型  8.1.5接收端模型  8.1.6接收端模型的MATLAB模型  8.2用MATLAB构建的系统模型  8.3定量评估  8.3.1传输模式的影响  8.3.2BER与SNR的函数关系  8.3.3信道估计技术的影响  8.3.4信道模型的影响  8.3.5信道时延扩散与循环  前缀的影响  8.3.6MIMO接收器算法的  影响  8.4吞吐量分析  8.5用Simulink进行系统建模  8.5.1构建一个Simulink模型  8.5.2Simulink集成MATLAB算法  8.5.3参数初始化  8.5.4运行仿真  8.5.5引入参数对话框  8.6定量评估  8.6.1声音信号传输  8.6.2主观声音质量测试  8.7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9仿真  9.1提升MATLAB仿真速度  9.2工作流程  9.3实例研究:LTE PDCCH处理  9.4基准算法  9.5MATLAB代码剖析  9.6MATLAB代码优化  9.6.1向量化  9.6.2预分配  9.6.3系统对象  9.7使用加速功能  9.7.1MATLAB-C代码生成  9.7.2并行运算  9.8使用Simulink模型  9.8.1创建Simulink模型  9.8.2验证数值等价性  9.8.3Simulink基准模型  9.8.4优化Simulink模型  9.9GPU辅助运算  9.9.1在MATLAB中启动  GPU功能  9.9.2GPU优化系统对象  9.9.3使用单一GPU系统对象  9.9.4GPU参与并行计算  9.10实例研究:在GPU上进行Turbo编码  9.10.1基于CPU处理基准算法  9.10.2基于GPU处理Turbo译码器  9.10.3基于GPU处理多个系统对象  9.10.4多帧和大数据长度  9.10.5使用单精度数据类型  9.11本章小结 10基于C/C++代码的原型建  10.1应用范围  10.2 动机  10.3 要求  10.4 MATLAB代码的构思  10.5 如何创建代码  10.5.1实例研究:频域均衡  10.5.2使用MATLAB命令  10.5.3使用MATLAB代码转换器工程  10.6转换的C代码的结构  10.7 支持的MATLAB子集  10.7.1代码转换准备  10.7.2实例研究:插入导频信号  10.8复数和本地C类型  10.9 系统工具箱支持  10.9.1实例研究:FFT和反FFT  10.10 定点型数据支持  10.10.1实例研究:FFT函数  10.11可变长度数据支持  10.11.1实例研究:自适应性调制  10.11.2 定长代码转换  10.11.3有界变长数据  10.11.4 无界变长数据  10.12集成外部C/C++代码  10.12.1 算法  10.12.2执行MATLAB测试平台  10.12.3 生成C代码  10.12.4接口函数C代码  10.12.5主函数C代码  10.12.6编译和连接  10.12.7执行C测试平台  10.1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11总结  11.1 建模  11.1.1 理论构思  11.1.2标准规范  11.1.3 MATLAB算法  11.2 仿真  11.2.1 仿真加速  11.2.2 加速方法  11.2.3实现  11.3 未来工作的方向  11.3.1 用户层面  11.3.2 控制层面处理  11.3.3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11.3.4 系统接入模型  11.4结语  译后记  专业词汇缩略语表专业词汇缩略语表

2017-04-12

全面详解LTE MATLAB建模、仿真与实现[(美)扎林克伯著]_完整版 PDF.part1

  随着TD-LTE和FDD-LTE牌照的先后发放,我国4G网络进入飞速发展期,其中核心技术LTE和LTE-Advance是*的移动通信协议之一,实现了真正的全球化,快速,全IP,保密的基带移动接入技术梦想。   《全面详解LTE:MATLAB建模、仿真与实现》分3个部分深入讲解了LTE标准的物理层(PHY):关键核心技术的理论;简明扼要地讨论了LTE标准规范;用于仿真LTE标准所需的MATLAB算法。   MATLAB作为《全面详解LTE:MATLAB建模、仿真与实现》一个鲜明的特点,通过一系列的程序,展现了每一个LTE的核心技术。通过一步步综合这些核心技术,最终建立LTE物理层的系统模型并评价系统性能。通过这一循序渐进的过程,读者将会在仿真中深入理解LTE的技术构思和标准规范。   《全面详解LTE:MATLAB建模、仿真与实现》主要特征:   -简单易懂,讲解直观,循序渐进。为极少数主要关注建模、仿真和实现LTE物理层的书籍。   -包括若干个MATLAB的案例研究和测试平台,致力于逐步完善理解LTE物理层功能规范所需的知识体系。   -提供所有MATLAB程序的源代码以及PPT文档和其他讲解实例。 推荐序一 推荐序一(译文) 推荐序二 译者序 原书前言 专业词汇缩略语表 1导论  1.1无线通信标准速览  1.2数据速率的历史  1.3IMT-Advanced要求  1.43GPP和LTE标准化  1.5LTE要求  1.6理论策略  1.7 LTE关键技术  1.7.1OFDM  1.7.2SC-FDM  1.7.3MIMO  1.7.4Turbo 信道编码  1.7.5链路自适应  1.8LTE 物理层建模  1.9LTE(R8版和R9版)  1.10LTE-Advanced (R10版)  1.11MATLAB和无线系统设计  1.12本书组织结构  参考文献 2LTE物理层概览  2.1空中接口  2.2频带  2.3单播和组播服务  2.4带宽分配  2.5时间帧  2.6时-频分布  2.7OFDM多载波传输  2.7.1循环前缀  2.7.2子载波间隔  2.7.3资源块尺寸  2.7.4频域调度  2.7.5接收端典型操作  2.8单载波频分复用  2.9资源网格的内容  2.10物理信道  2.10.1下行链路物理信道  2.10.2下行链路信道功能  2.10.3上行链路物理信道  2.10.4上行链路信道功能  2.11物理信号  2.11.1参考信号  2.11.2同步信号  2.12下行链路帧结构  2.13上行链路帧结构  2.14MIMO  2.14.1接收分集  2.14.2发射分集  2.14.3空分复用  2.14.4波束赋形  2.14.5循环延迟分集  2.15MIMO模式  2.16物理层数据处理  2.17下行链路数据处理  2.18上行链路数据处理  2.18.1SC-FDM  2.18.2MU-MIMO  2.19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3MATLAB通信系统设计  全面详解LTE:MATLAB建模、仿真与实现目录3.1系统开发流程  3.2挑战和能力  3.3关注点  3.4目标  3.5MATLAB的物理层模型  3.6MATLAB  3.7MATLAB工具箱  3.8Simulink组件  3.9建模与仿真  3.9.1DSP系统工具箱  3.9.2通信系统工具箱  3.9.3并行计算工具箱  3.9.4定点型设计器  3.10原型建模与实现  3.10.1MATLAB 代码生成器  3.10.2硬件实现  3.11系统对象介绍  3.11.1通信系统工具箱的系统对象  3.11.2系统对象的测试平台  3.11.3系统对象函数  3.11.4字符误码率仿真  3.12MATLAB信道编码实例  3.12.1纠错与检错  3.12.2卷积码  3.12.3硬判决Viterbi译码  3.12.4软判决Viterbi译码  3.12.5Turbo编码  3.13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4调制和编码  4.1LTE调制方案  4.1.1MATLAB实例  4.1.2BER测量  4.2比特级绕码  4.2.1MATLAB实例  4.2.2BER测量  4.3信道编码  4.4Turbo编码  4.4.1Turbo 编码器  4.4.2Turbo译码器  4.4.3MATLAB实例  4.4.4BER测量  4.5早期终止机制  4.5.1MATLAB实例  4.5.2BER测量  4.5.3计时测量  4.6码率匹配  4.6.1MATLAB实例  4.6.2BER测量  4.7码块分段  4.7.1MATLAB实例  4.8LTE传输信道处理  4.8.1MATLAB实例  4.8.2BER测量  4.9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5OFDM  5.1信道建模  5.1.1大尺度和小尺度衰落  5.1.2多径衰落效应  5.1.3多普勒效应  5.1.4MATLAB实例  5.2讨论范围  5.3工作流程  5.4OFDM和多径衰落  5.5OFDM和信道响应估计  5.6频域均衡  5.7LTE资源网格  5.8配置资源网格  5.8.1CSR符号  5.8.2DCI符号  5.8.3BCH符号  5.8.4同步符号  5.8.5用户数据符号  5.9参考信号生成  5.10资源元素映射  5.11OFDM信号生成  5.12信道建模  5.13OFDM接收端  5.14资源元素反映射  5.15信道估计  5.16均衡器增益计算  5.17信道可视化  5.18下行链路传输模式1  5.18.1SISO模型  5.18.2SIMO模型  5.19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6MIMO  6.1MIMO定义  6.2MIMO的动机  6.3MIMO的种类  6.3.1接收端合并技术  6.3.2发射分集  6.3.3空分复用  6.4MIMO的覆盖范围  6.5MIMO信道  6.5.1MATLAB实现  6.5.2LTE特征信道模型  6.5.3MATLAB实现  6.5.4MIMO信道初始化  6.5.5添加AWGN  6.6MIMO的一般特征  6.6.1MIMO资源网格结构  6.6.2资源元素映射  6.6.3资源元素反映射  6.6.4基于CSR的信道估计  6.6.5信道估计函数  6.6.6信道估计扩展  6.6.7理想信道估计  6.6.8信道响应提取  6.7MIMO的特殊特征  6.7.1 发射分集  6.7.2收发器启动函数  6.7.3下行链路传输模式2  6.7.4空分复用  6.7.5空分复用中的MIMO操作  6.7.6下行链路传输模式4  6.7.7开环空分复用  6.7.8下行链路传输模式3  6.8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7章链路自适应  7.1系统模型  7.2LTE中的链路自适应  7.2.1信道质量估计  7.2.2预编码矩阵估计  7.2.3秩估计  7.3MATLAB实例  7.3.1CQI估计  7.3.2PMI估计  7.3.3RI估计  7.4子帧间的链路自适应  7.4.1收发端模型结构  7.4.2更新收发端参数结构体  7.5自适应调制  7.5.1无自适应  7.5.2随机变更调制方案  7.5.3基于CQI的自适应  7.5.4收发端性能验证  7.5.5结论  7.6自适应调制与编码率  7.6.1无自适应  7.6.2随机变更调制方案  7.6.3基于CQI的自适应  7.6.4收发端性能验证  7.6.5结论  7.7自适应预编码  7.7.1基于PMI的自适应  7.7.2收发端性能验证  7.7.3结论  7.8自适应MIMO  7.8.1基于RI的自适应  7.8.2收发端性能验证  7.8.3结论  7.9下行链路控制信息  7.9.1MCS  7.9.2自适应率  7.9.3DCI处理  7.10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8系统级建模  8.1系统模型  8.1.1发射端模型  8.1.2发射端模型的MATLAB模型  8.1.3信道模型  8.1.4信道模型的MALTAB模型  8.1.5接收端模型  8.1.6接收端模型的MATLAB模型  8.2用MATLAB构建的系统模型  8.3定量评估  8.3.1传输模式的影响  8.3.2BER与SNR的函数关系  8.3.3信道估计技术的影响  8.3.4信道模型的影响  8.3.5信道时延扩散与循环  前缀的影响  8.3.6MIMO接收器算法的  影响  8.4吞吐量分析  8.5用Simulink进行系统建模  8.5.1构建一个Simulink模型  8.5.2Simulink集成MATLAB算法  8.5.3参数初始化  8.5.4运行仿真  8.5.5引入参数对话框  8.6定量评估  8.6.1声音信号传输  8.6.2主观声音质量测试  8.7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9仿真  9.1提升MATLAB仿真速度  9.2工作流程  9.3实例研究:LTE PDCCH处理  9.4基准算法  9.5MATLAB代码剖析  9.6MATLAB代码优化  9.6.1向量化  9.6.2预分配  9.6.3系统对象  9.7使用加速功能  9.7.1MATLAB-C代码生成  9.7.2并行运算  9.8使用Simulink模型  9.8.1创建Simulink模型  9.8.2验证数值等价性  9.8.3Simulink基准模型  9.8.4优化Simulink模型  9.9GPU辅助运算  9.9.1在MATLAB中启动  GPU功能  9.9.2GPU优化系统对象  9.9.3使用单一GPU系统对象  9.9.4GPU参与并行计算  9.10实例研究:在GPU上进行Turbo编码  9.10.1基于CPU处理基准算法  9.10.2基于GPU处理Turbo译码器  9.10.3基于GPU处理多个系统对象  9.10.4多帧和大数据长度  9.10.5使用单精度数据类型  9.11本章小结 10基于C/C++代码的原型建  10.1应用范围  10.2 动机  10.3 要求  10.4 MATLAB代码的构思  10.5 如何创建代码  10.5.1实例研究:频域均衡  10.5.2使用MATLAB命令  10.5.3使用MATLAB代码转换器工程  10.6转换的C代码的结构  10.7 支持的MATLAB子集  10.7.1代码转换准备  10.7.2实例研究:插入导频信号  10.8复数和本地C类型  10.9 系统工具箱支持  10.9.1实例研究:FFT和反FFT  10.10 定点型数据支持  10.10.1实例研究:FFT函数  10.11可变长度数据支持  10.11.1实例研究:自适应性调制  10.11.2 定长代码转换  10.11.3有界变长数据  10.11.4 无界变长数据  10.12集成外部C/C++代码  10.12.1 算法  10.12.2执行MATLAB测试平台  10.12.3 生成C代码  10.12.4接口函数C代码  10.12.5主函数C代码  10.12.6编译和连接  10.12.7执行C测试平台  10.1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11总结  11.1 建模  11.1.1 理论构思  11.1.2标准规范  11.1.3 MATLAB算法  11.2 仿真  11.2.1 仿真加速  11.2.2 加速方法  11.2.3实现  11.3 未来工作的方向  11.3.1 用户层面  11.3.2 控制层面处理  11.3.3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11.3.4 系统接入模型  11.4结语  译后记  专业词汇缩略语表专业词汇缩略语表

2017-04-12

HMC5883l I2C接口程序及应用文档

HMC5883l I2C接口程序及应用文档(已验证)

2013-02-17

.《MATLAB/Simulink与控制系统仿真》王正林(PDF)

本书从应用角度出发,系统地介绍了MATLAB/Simulink及其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结合MATLAB/Simulink的使用,通过典型实例,全面阐述了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以及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主要方法。全书共分13章,包括自动控制系统与仿真概述、MATLAB计算基础、Simulink仿真、控制系统数学模型、时域分析法、根轨迹分析法、频域分析法、控制系统校正与综合、线性系统状态空间分析、线性系统状态空间设计、非线性系统、离散控制系统、最优控制系统等。各章通过精心设计的应用实例、综合实例和习题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自动控制原理以及MATLAB/Simulink相关功能和工具的使用。

2012-06-03

C# serialport通信代码(已验证)

我假设读者已经了解了c#的语法,本文是针对刚打算解除串口编程的朋友阅读的,作为串口编程的入门范例,也是我这个系列的基础。 我们的开发环境假定为vs2005(虽然我在用vs2010,但避免有些网友用2005,不支持lambda,避免不兼容,就用2005来做例子)

2012-05-23

[机器学习.汤姆·米切尔].McGrawHill,.Tom.Mitchell.-.Machine.Learning.pdf

[机器学习.汤姆·米切尔].McGrawHill,.Tom.Mitchell.-.Machine.Learning.pdf 英文原版

2012-04-07

【论文】linux内核实时化技术

Linux 操作系统的源代码开放、内核模块化设计及内核的高度可裁减性使其在嵌入内核 式实时操作系统研究领域备受重视。但其面向通用多任务分时系统的设计思想限制了 Linux 在实时运算中的应用,必须进行有效的实时扩展,以符合嵌入式系统对操作系统 实时性能的要求。 随着 Linux2.6 内核的推出,其在嵌入式方面的改善有目共睹,尽管其本身还不是一 个真正的实时操作系统,然而,Linux2.6 通过在内核中增添抢占点(preemption point), 将内核变为可抢占内核,并对进程调度程序以及内核同步设施(synchronization)做了 大幅的改进,使其在实时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善,但 Linux 毕竟是通用操作系统,以满足 大多数用户需要为目的,本身还无法满足一般的实时应用。本文正是结合 Linux2.6 内核 实时方面的新特点,通过分析其实时方面的不足,并加以改进,提出一个实时化的方案。 本文首先对实时操作系统的基本理论进行了介绍以提供后续讨论的理论基础和任务 需求。然后对 Linux 操作系统体系结构的进行分析,结合对 Linux 任务响应时间分析, 说明了 Linux 操作系统实时性能不强的原因,接着针对各个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 法,最后对于方案的实现给出了试验测试和相应的评价。

2009-12-10

实用电子线路设计速成

本书分为模拟篇、数字篇、遥控篇和实用电路篇。 模拟篇主要介绍模拟电路的一般原理、通用型模拟集成电路以及特殊模拟集成电路的应用。 数字篇主要介绍一些实用的中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功能器件及其应用。 遥控篇介绍采用“码分制”方式的超声波、无线电波、音频信号、红外信号等新型遥控电路及其应用。 实用电路篇主要结合前几篇的内容,介绍一些实用的测量、控制、遥控、报警等电路的设计与制作方法及印刷电路板的相关知识。 本书是在《实用数字电路原理与设计速成》、《实用模拟电路原理与设计速成》、《实用遥控电路原理与设计速成》三本书的基础上重新调整结构,进行整合修订,并增加了部分实例。本书可作为具备一些电子技术基础的电子爱好者进一步学习的资料,还可作为电类理工科学生以及从事电子技术应用的技术人员的学习资料。

2009-11-30

基于FPGA的嵌入式开发与应用 徐光辉.part2

基于FPGA的嵌入式开发与应用 徐光辉.part2

2009-11-24

基于FPGA的嵌入式开发与应用 part1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基于SOPC的嵌入式系统设计技术,内容包括Altera可编程逻辑器件硬件结构、Quartus II开发软件的使用、SOPC原理与设计实例,以及基于FPGA的算法实现。   本书内容丰富,取材新颖。可作为电子类各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和相关领域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作为本科EDA技术课程的后续课程教材和现代电子系统设计、电子设计竞赛、数字通信系统以及Nios II嵌入式系统高层次开发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嵌入式系统简介   1.1.1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简介   1.1.2 嵌入式系统的概念与组成   1.1.3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1.1.4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模式与发展趋势  1.2 SOPC技术简介   1.2.1 SOPC技术的主要特点   1.2.2 SOPC技术实现方式   1.2.3 SOPC系统开发流程 第2章 Altera可编程逻辑器件简介  2.1 MAX II器件   2.1.1 成本优化的架构   2.1.2 低功耗   2.1.3 高性能   2.1.4 用户Flash存储器   2.1.5 实时系统可编程能力(ISP)   2.1.6 灵活的多电压Multivolt内核   2.1.7 JTAG翻译器   2.1.8 I/O能力  2.2 Cyclone器件   2.2.1 新型可编程架构   2.2.2 嵌入式存储资源   2.2.3 专用外部存储接口电路   2.2.4 支持的接口及协议   2.2.5 锁相环的实现   2.2.6 I/O特性   2.2.7 Nios II嵌入式处理器   2.2.8 配置方案  2.3 Cyclone II器件   2.3.1 主要特性   2.3.2 数字信号处理应用   2.3.3 专用外部存储器接口   2.3.4 嵌入式锁相环   2.3.5 单端I/O特性   2.3.6 差分I/O特性   2.3.7 自动CRC检测   2.3.8 Nios II嵌入式处理器  2.4 Stratix器件   2.4.1 高性能架构加快模块化设计   2.4.2 TriMatrix存储器   2.4.3 DSP块   2.4.4 高带宽I/O标准和高速接口   2.4.5 用于系统时钟管理的PLL   2.4.6 器件配置和远程系统升级  2.5 Stratix II器件   2.5.1 新型逻辑结构   2.5.2 高速I/O信号和接口   2.5.3 外部存储器接口   2.5.4 针对Stratix II器件优化的IP   2.5.5 设计安全性   2.5.6 TriMatrix存储器   2.5.7 数字信号处理块   2.5.8 时钟管理电路   2.5.9 片内匹配   2.5.10 远程系统升级  2.6 Stratix GX器件 第3章 Quartus II软件应用  3.1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流程  3.2 命令行设计流程  3.3 交通灯设计实例   3.3.1 设计原理   3.3.2 设计输入   3.3.3 创建工程   3.3.4 编译前设置   3.3.5 编译   3.3.6 仿真   3.3.7 应用RTL电路图观察器  3.4 引脚锁定和下载验证   3.4.1 引脚锁定   3.4.2 下载验证   3.4.3 对配置器件编程  3.5 使用嵌入式逻辑分析仪进行实时测试   3.5.1 SignalTap II逻辑分析仪使用流程   3.5.2 编译特定逻辑条件触发信号  3.6 使用在系统嵌入式存储器   3.6.1 正弦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3.6.2 定制ROM初始化数据文件   3.6.3 定制ROM元件   3.6.4 使用在系统嵌入式存储器数据编辑器  3.7 嵌入式锁相环altPLL宏功能模块调用  思考题 第4章 基于FPGA的DSP算法实现 第5章 Nios II处理器结构 第6章 Avalon总线规范 第7章 基于SOPC的Nios II处理器设计 第8章 Nios II外设及其编程 第9章 嵌入式处理器应用实例 附录A VHDL基本语法 附录B Verilog HDL基本语法

2009-11-24

JTAG设计原理图文档

JTAG原理图使用74HC244和DB25........

2009-11-02

《CPLD,FPGA的开发与应用》徐志军.pdf

现代电子系统一般由模拟数字和微处理系统三大部分组成。CPLD和FPGA在其中.....

2009-10-15

嵌入式本系统的C语言设计

本书提供了使用C编程语言进行微控制器程序设计的一个完整的中级讨论,覆盖了设计嵌入式环境所需对C的改变,以及......

2009-10-14

射频模拟电路 张玉兴

射频模拟电路 张玉兴 各章节完整。着重从实际电路出发来论述题。值得一看!

2009-10-13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