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 博客(0)
  • 资源 (17)
  • 收藏
  • 关注

空空如也

snort用户手册

snort用户手册 Snort有 三种工作模式:嗅探器、数据包记录器、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模式。嗅探器模式仅仅是从网络上读取数据包并作为连续不断的流显示在终端上。数据包记录器模式把数 据包记录到硬盘上。网路入侵检测模式分析网络数据流以匹配用户定义的一些规则,并根据检测结果采取一定的动作。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模式是最复杂的,而且是可 配置的。 Snort可以用来监测各种数据包如端口扫描等之外,还提供了以XML形式或数据库形式记录日志的各种插件。

2013-01-10

minix(1.0-2.0)源码

Minix原来是荷兰阿姆斯特丹的Vrije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Andrew S. Tanenbaum教授所发展的一个类Unix操作系统。全部的程序码共约12,000行,并置于他的著作Operating Systems: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ISBN 0-13-637331-3)的附录里作为范例。Minix的系统要求在当时来说非常简单,只要三片磁片就可以启动。   全套Minix除了起动的部份以汇编语言编写以外,其他大部份都是纯粹用C语言编写。分为:内核、内存管理及档案管理三部份。   Minix原始是设计给1980年代到1990年代的IBM PC和IBM PC/AT兼容电脑上执行。1.5版也有移植到已Motorola 68000系列CPU为基础的电脑上(如Atari ST,Amiga,和早期的Apple Macintosh)和以SPARC为基础的机器(如升阳sun公司的工作站)。2.0版则只有x86架构的版本。

2012-03-27

系统化思维导论

一、 概述      首先,介绍了由于中数系统带给世界的复杂性。   然后,介绍了一些观察中数系统的方法和思路。   最后,介绍了一些中数系统需要关注的问题。            二、 问题      1. 世界的复杂性      获取知识的第一步是承认自己的无知。   我们对世界的了解远远少于大多数人愿意承认的程度。   例如,热带雨林的逐渐消逝,地球物种的不断灭绝。   我们并不清楚人类自身的行为,对这个世界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问题不在于雨林的消逝和物种的灭绝,因为变化是一直存在的。   问题也不在于人类行为本身,因为改造世界是人类的本质之一。   人类的成功源于他们改造世界的能力,问题就在于必须让这种能力处于可控制的范围之内。   随着我们的科学技术的不断成功,我们改变世界的速度越来越快。   但是我们却并不是特别清楚,这些“成功”背后的影响。   目前我们只是看到了一些可怕的端倪。   由于科学技术如此的“成功”,因此给世界带来了科学技术自身也不曾揭示的复杂性。   为了应对这种复杂性,系统思维就显得格外重要。      2. 机械论与机械力学      以牛顿对太阳系中天体运动的解释为例。   太阳系中存在成千上万的天体,以及其它没有成形的物质。   可是关于行星的所有分析,从一开始就忽略了大多数的物质,这是一件很罕见的事。   松果体之于大脑,DNA之于细胞,蜂王之于蜂群,如果考虑质量,它们不过都是整体之一细小,但是如果考虑到人体的奥秘,细胞生物学原理,蜂群的社会组织,它们却都是不可忽略的。   所以说,力学是这样一门科学,他研究的是力学近似原理能很好的对其进行反应的那些系统。      3. 计算的平方律      计算要花费时间和金钱。   N个物体需要2的n次方个不同形式的关联方程来表述。   计算量以问题规模增长量的平方倍数增长,这就是计算的平方律。      4. 科学的简化与简化的科学      牛顿在考虑太阳系天体运动时,做了大量的简化。   第一个简化,在天体运动中他只考虑了万有引力。忽略了地磁效应、静电作用等等因素。   第二个简化,通过万有引力方程F=GMm/r*r,把万有引力方程设定为,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在任何时候都与第三者无关。   第三个简化,由于太阳的质量比其它行星的质量总和还要大很多,所以行星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忽略考虑。      通过这种简化,使通过人脑计算方程所花的时间和金钱,降低到了可行的范围内。   由于计算的平方律的存在,由于世界的复杂性,我们需要这种简化。      5. 统计力学与大数定律      考虑空气的特性时,由于计算的平方率的存在,我们只能考虑平均特性。   观测样本的数目越多,观测值越接近于预测的平均值。   薛定谔的N的平方根定律。      6. 中数定律      通过上面对机械力学和统计学的分析,总结了下面一张图。      其中区域3有序的复杂,是我们要考虑的,称为中数系统。      计算的平方律和N的平方根定律,都不适合应用到中数系统。结合这两种定律,我们得到中数定律。      中数定律——对于中数系统而言,可以预计它与任何理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很大的波动、不规则性或者偏差。   中数定律的重要性不在于它的预测能力,而在于它的适用范围。严格意义上的机械学系统和统计学系统很少存在。包围着我们的是中数系统。   中数定律可以转化为墨菲定律——凡是有可能发生的,都会发生。   科学在其选定的领域内很成功,但是无法适用于中数系统。   科学技术在分解和细化的过程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同时,这种分解,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我们忽略了,在分析和求均值以外还会产生哪些后果。   系统化思维,关注的是寻找解决复杂问题的途径。   我们已经知道怎样把草原变成荒漠、把湖泊变成污水坑、把城市变成坟墓,我们能不能在末日来临之前做些改变呢?            三、 方法      1. 有机体、类推与活机论      系统学研究试图通过发现一般规律来促进对中数系统的思考。并主张规律的可用性。   有机论试图将与生命系统相关的知识类推到其它系统,从而获得处理复杂问题的方法。   问题出现在我们对生命系统本身的未知和类推的不严密。   但是,任何模型都是用我们认为已经了解的东西去表示另一种我们想要了解的东西。   科学还没有成功的把一切现象都归结为物理和化学原理,因此还给有机论留下了空间。   当然科学到底能不能解释把一切都解释清楚,是一个纯粹的哲学问题。   科学说到底是一种信仰,在科学不能解释的领域,有机思维对我们有所帮助。      2. 科学家及其分类      在这里我们考虑的是思维是如何进行的,而不是这种思维是对还是错。   一些科学家在不同的领域都获得了成功——不是因为他们改变了自己的思维模式,恰恰相反,他们将自己的思维模式从一个领域搬到另一个领域。   要成为一个出色的通才,就应该对任何事物皆不存信念。   在罗素看来,信念就是没有任何证据而相信某种事物。      3. 系统论信念的主旨      但是,没有人能够脱离信念而生活。没有信念,我们就不能把一只脚移到另一只脚的前面,因为不知道前面的地面能否支撑我们的体重。   一般系统论的主要信念就是:经验世界自身的序,具有一种被称为二阶序的序。   发现一般系统规律的主要方法是归纳。   因为归纳法不是普遍有效的,所以我们有可能会犯错,但是能加快我们的步伐。      4. 系统论规律的本质      定律守恒定律——发现事实和已有定律不符,可以拒绝接受这一事实或者改变定义,但是绝不要抛弃定律。   喜悦特性定律——每一条一般定律至少应当适用于两种情况。   沮丧滥用定律——任何一般规律至少应当有两个例外情况。否定形式是,如果你从没有说错的时候,等于你什么都没说。   组合定律——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分解定律——部分大于整体之局部。      面对中数系统,我们不能依靠上述定律获得准确的估计。但是,可以让我们在通向准确估计的道路上避免犯大的错误。      5. 系统化思维的类型      促进思维过程——确定思维方式,提出尖锐问题。   研究特殊系统——关注真实需要和真正目的。   创造新的定律、改造旧的定律——发明并加以运用。      系统学正在发展和庞大下去,我们是否可以不去建造“庞大机器”,而是去建造亲和的体系?   我还想做最后的尝试,这项工作,就是把系统学带回到它应该服务的普通大众身上,这是一种拼死的努力。      四、 系统与幻觉      1. 一个系统就是对世界的一种看法      不同的人可能会看到,一个女巫,一个少女,或者什么也不是   最思辨的一个错误观点是,有些人想知道这幅画到底画了些什么,他们意识到自我中心论的错误,感觉自己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思考。   真理可以独立于观察者而存在的观点,才是最大的的自我中心论。如果真的存在这样的真理,到底谁才能发现它呢?   如果我是一颗行星,我是怎样被太阳的巨大质量吸引住的?   如果我是一只牡蛎,我会不会被一粒沙子激怒?   如果我是一只青蛙,会不会被影子吓着?   如果我是大自然,我会说谎吗?   以上的问题都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坚信外部世界的真实存在,我们就能够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展。   外部世界独立于人的感知对象而存在,这一信念构成了所有科学的基础——爱因斯坦。   但是这是一种启发式思维方式。   力学家无法说出哪些系统是符合力学规律的,数学家无法说出数学的应用范围到何处而止。   香蕉原理——启发式思维方式,无法确定其适用的边界。   我们抱着启发式思维,一路走下去,越来越相信不再怀疑。但是我们的根,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我们所确信的有可能是幻觉。虽然这幻觉是如此强烈,让人无法忘怀。      2. 绝对思维与相对思维      对于非人造系统,我们不知道其产生的目的。往往不会形成绝对思维。如,大自然就是为了人的存在而存在的。   对于人造系统,我们知道其创建的目的。往往形成绝对思维。如,汽车工厂,在生产汽车的同时,也在生产垃圾。而我们往往只看到它在制造汽车。      3. 系统是一个集合      我们采用数学集合方式描述系统的时候,忽略了观察者对集合的影响。   观察者决定了如何选择集合的元素。   选择元素的方法有:穷举法、典型元素、规则表示法。   由于名称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穷举法这种基础性操作本身就存在危害。   当然更糟糕的是用推导法代替穷举,尤其是用典型元素来表示一个集合。   规则表示法的问题在于,无法表述清楚规则的所有细节。      4. 观察者与观察结果      从观察者的角度,使用笛卡儿乘积更加严谨合适。   它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观察者——他能观察的类型(广度),和在每种类型中他能从中选择结果的范围(深度)。   如 {A类型×B类型},且A:{a1,a2,a3},B:{b1,b2,b3,b4}。   由于乘积可能发生组合错误,所以也许集合里会出现无法观察到(即不存在)的元素,   但只要观察的广度和深度被恰当定义,那么至少可以做到在观察集合中不排除他能观察到的任意结果。      5. 无关法则      无关法则——定律不以它所选择的特定符号而改变。      一旦采用这种集合方法,再加上符号的无关法则削减了名称的模糊性,我们就可以用它来对不同观察者的结果进行一致性比较。   如果对于B中的每一个元素,A中都不会出现两个不同的元素,那么A和B就是一致的。   对同样的事物,A比B观察分类更细致分辨率更高,作为观察者,A就比B更有优势。   而理想化的“超级观察者”则必须具有比现有任何观察者占优势的视点——极端情况下,必须看到包含了所有观察者观察结果的各种可能组合的乘积空间。   但这种笛卡儿乘积的乘积空间的组合数量会随着观察人数的增长以指数形式增长,所以中等以上复杂程度的问题中很难设想超级观察者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五、 对观察结果的解释      1. 状态      对同样一个黑箱音乐盒的组合状态,从超级观察者、有听力障碍的物理学家与音乐盒的发明者的角度,却得出了不同的观察结论。      2. 眼-脑定律      物理学家忽略了一个音阶,发明者忽略了灯光闪烁(因为他知道这没有意义),超级观察者观察到了所有的细节,却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在某种程度上,脑力和眼力可以互相弥补,但“脑”和 “眼”之间的平衡不能过多地偏向任何一方(过于精确的测量结果反而给结论的建立造成障碍),科学的任务就是找到两者之间的恰当方案。      3. 广义热力学定律      我们应该承认,任何所谓“客观”的事物都是两方面要素构成:物质本原,和观察者的精神倾向。忽略后者一样容易让人陷入主观。   广义热力学定律(第一种形式)——在没有特殊限制的情况下,出现概率大的状态要比出现概率小的状态更容易被观察到。   广义热力学定律(第二种形式)——我们频繁看到的事物是频繁发生的,因为:   1、 有满足某种状态需要的物理上的原因。   2、 有某种精神上的原因。   从"人"的角度考虑,不能试图研究事物的所有情况,否则所有事物都有细微差别,也就都成了特例,科学分类和规律也无从谈起。   结合定律——研究任何事情,都不能研究它的所有情况。      4. 功能符号与简化思想      因此通常是从自己的角度选择事物的若干重要特征,建立函数:y=f(a,b,x)。由于观察的局限,可能会忽略了某些有影响作用的特征。另一方面,对于影响因子的测量是无法无限精确下去的,到了某个微观层面,因子a与b甚至会此消彼长,从而相互矛盾。所以,通过观察并不能得到全部信息。      5. 不完全与过于完全      6. 广义互补性原理      广义互补定律——任何两种观点都是互补的。            六、 对观察结果的分解      人脑的能力是有限的,人的智力中看起来唯一无限的能力是人愚弄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关于人脑无限的问题。   在面对不熟悉且复杂的对象时,一般会先试图获取“全面”的观点,包含所有现象;   再获得“最小”的观点,合并不必区分的状态以减轻观察负担;   而这两种方法都有其固有的局限。   那么再来看常用的第三种方法:因为人脑的有限,所以我们获取“独立”的观点,即将观察到的状态分解成不相干的部分,以减轻脑力的负担。   差别法则——定律不应该依赖于特定的符号表示,但事实却往往与此相反。      1. 科学的隐喻      经验公理——将来会像过去一样,因为,在过去,将来就像过去一样。   面对同样的系统,不同人以不同方式将其分解为不同的子系统集合,这是因为每个人都受自己分解世界的固有模式的影响。   通过这种类似“比喻”的方式,子系统被比喻成不同的事物,      2. 事物与边界      子系统间原本渐变的交错的边界往往被过度简化,割裂了整个系统的有机性。      3. 性质与不变法则      在分解中,往往是根据其性质来划分子系统。   而对于观察者来说,性质具有精神上的作用。   我们可以认为某些性质比其它性质更“自然”,但这仅仅表明我们更习惯于那样进行观察。   因此,在某种分解中,一些部分成为子系统从而保持不变,那是因为它们被观察者认为是“有价值”的。   反之,成为边界的那部分,则被认为是 “不重要”的。   不变法则——对于任意给定的性质,都存在一些保持它不变的转换和一些改变它的转换。   不变法则——对于任意给定的转换,都会保持一些性质,改变一些性质。   不变法则——要理解变化只有通过观察保持不变的东西,要理解恒久只有通过观察发生变化的东西。      4. 分割       数学上的准确分类(遵守反射性、对称性和传递性)与科学的实用分类有很大区别。   反射条件——对于每个状态x,有序对(x,x)必须在关系表中。   对称性——d与h是否相同,h与d是否相同,关于这两个问题,应当有相同的答案。   传递性——如果B是A的朋友,C是B的朋友,C一定是A的朋友,那么,就满足传递性。很明显,对于朋友关系,根本不满足传递性。   又由于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分解总会损失一部分整体特征,所以真实系统的特性是无法被完全研究的。      5. 强连接定律      容易被分解的“松散组织”早就被分解了,剩下的是“系统”这种硬骨头,其内部连接的紧密程度高于平均水平,其中任一部分的改变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质。   强连接定律——平均说来,系统连接的亲密程度要在平均水平之上。   强连接定律——系统由部分组成,其中任一部分都不能改变。   强连接定律——在系统中,其他事物很少有等同的。            七、 对行为的描述      1. 仿真——白箱      与解释和分解观察结果的“黑箱”方法相对的,还有“白箱”的方法,即对系统的仿真。      2. 状态空间      由于人的视觉感受只限于三维,所以仿真的“状态空间”常限于二维或三维(即二或者三种属性),空间中的一个点代表系统的一个状态。若维度高于三维,则常需要用投影等方式对其进行降维,而降维肯定会丢失部分信息。因此,面对投影,说“这是立方体的图像”会比说“这是立方体”更精确。   图像法则——在谈到与维度降低的相关问题时,无论你想说的是什么,都最后加上“……的图像”几个字。   历时法则——如果行为线自相交叉,那么系统不是由状态决定,或者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投影,不是一个完整的视图。   共时法则——在同一时刻两个系统处于状态空间的同一位置,那么空间是因为维度过低,即视图是不完全的   除了用投影的方法来降维,还可以采用视点变换的方法:将许多属性结合成为数量较少的属性,其中保留了每个属性的一小部分而不是在投影方法中那样将某些属性完全放弃。     可以看出,一旦某个属性浮出水面,那么白箱能够将其“来源”分析透彻。但还有个前提,如果不经过适当的变换对行为进行观察,我们也许根本无法提取出合适的属性。      3. 时间作为行为的基准        1-2-3法则——如果你无法想出三种错误的使用某种工具的方法,就说明你还没有理解如何使用这种工具。      4. 开放系统中的行为      5. 不定法则      不定法则——我们无法准确地将观察到的约束归结于系统还是环境。            八、 一些系统问题      1. 系统的三元论      系统的三元论——1、为什么我要看到所看到的这一切。2、为什么事物保持不变。3、为什么事物会发生变化。      2. 稳定性      系统的一些可接受的行为以及环境的一些期望之内的行为。即我们在状态空间中定义了环境变化的范围,以及相应的系统变化范围。      3. 存续性      存在与延续的问题。      4. 同一性      事物的标识问题。      5. 调节与适应      6. 旧车定律      旧车定律——调节作用发挥很好的系统不需要适应性变化。系统可以通过它的适应性变化来简化它的调节工作。   旧车定律——如果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不对观察者产生压力,它就不需要改变。如果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对观察者产生了压力,就需要加以改变。

2011-12-17

卡巴斯基2009源代码迅雷下载种子(下载文件300M)

这份源代码最早由卡巴斯基前员工于2008年窃取,本想在黑市出售,但后来该员工被判处入狱三年。如今,这份源代码被泄漏到BT网站上。 源代码的最后修改日期为2007年12月,从目录树判断,应该是卡巴斯基安全套装Kaspersky Internet Security 8.0的测试版。 这份源代码泄露了卡巴斯基的反病毒引擎、反钓鱼引擎、反恶意拨号引擎、反垃圾邮件引擎、父母控制引擎和其他重要安全模块的信息。 卡巴斯基表示,任何泄露的源代码都不会对当前的卡巴斯基安全软件构成威胁,因此这份源代码是3年前泄露的,目前大部分已经更新。 但业内人士称,卡巴斯基拥有全球杀毒软件市场5%的份额,因此这份源代码很有价值。尤其是对于恶意软件和病毒作者,他们一定从中得到灵感。(李明)

2011-04-08

realflow 与maya2009接口文件(支持maya6.5、maya7.0、maya8.0、maya8.5、maya2009)

realfolow 与maya2009接口文件(其中包括支持maya6.5、maya7.0、maya8.0、maya8.5、maya2009) 傻瓜安装,一键安装,不需配置

2010-11-08

C.编程惯用法.高级程序员常用方法和技巧

本书中,C++专家Rob Murray就与我们分享了他宝贵的经验和建议,以帮助初中级C++程序员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作者大量采用了实际开发中的代码来作为示例,向读者展示了那些有用的编程策略,并对那些有害的做法进行了警示。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在书中的每一章结束前,在该章中被介绍过的主要内容都被放到了一个列表中,此外,书中还给出了一些问题来激励读者们进行更多的思考和讨论。 本书在一开始就向我们讲解了如何为我们的设计选择正确的抽象,提示我们注意抽象和实现之间的区别—然后,我们就将学到如何将己得到的抽象转化成一个(或多个)C++中的类,期间进行的讨论所涵盖的范围上至高层的设计策略,下至底层的接口和实现细节。 对于C++中新增的模板特性,通过从基础开始到逐步地接触实际应用中的示例,Rob Murray向我们展示了其空前的洞察力。作者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多种特定的技巧,以使我们的程序更快、重用性更高,并且更健壮。异常是C++中另外一个新增的特性,对于何时该使用它,何时不该使用它,Murray也向我们给出了他的建议-在本书的最后,我们还可以学到如何将一个项目从C移植到C++之上,书中对该过程的讨论不但包括了其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也包括了使用技术的“人”的问题。

2010-10-09

简明Python教程

简明Python教程 我最初接触Python是当我需要为我的软件钻石写一个方便安装过程的安装程序的时候。我得在Python和Perl语言中选择一个绑定Qt库。我在网上做了一些研究,偶然发现了一篇文章。那是Eric S. Raymond(著名的电脑高手)谈Python如何成为它最喜欢地编程语言的一篇文章。我同时发现PyQt绑定与Perl-Qt相比要出色得多,所以我选择了Python语言。 之后我开始寻找一本关于Python的优秀书籍。我竟然找不到!虽然我找到了一些O'Reilly的书,不过它们不是太贵就是如同一本参考手册而不是一本指南。我最后使用了Python附带的文档,不过它太简略了。那个文档确实很好的给出了Python的概念,不过不够全面。尽管最后我根据我以前得编程经验掌握了那个文档,不过我觉得它完全不适合于新手。 大约在我首次使用Python语言的六个月之后,我安装了那时最新的Red Hat 9.0 Linux。在我玩弄KWord应用程序的时候,我突然想写一点关于Python的东西。很快我就写了30多页,然后我开始认真地想办法把它变成一本完整的书。经过 多次 的改进和重写,它终于成为了一本有用的完整的Python语言学习指南。我把本书贡献给开源软件者们。 本书来自于我个人学习Python的笔记,不过我尽力让它更加适合别人的口味。 在开源精神的鼓舞下,我收到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和批评以及来自热心读者的反馈,它们使这本书变得更加出色。 概要 无论您刚接触电脑还是一个有经验的程序员,本书都将有助您学习使用Python语言。 -------------------------------------------------------------------------------- 目录表 前言 本书的读者 本书的由来 本书目前的状况 官方网站 约定条款 欢迎给我反馈 值得思考的一些东西 1. 介绍 简介 Python的特色 概括 为什么不使用Perl? 程序员的话 2. 安装Python Linux和BSD用户 Windows®用户 概括 3. 最初的步骤 简介 使用带提示符的解释器 挑选一个编辑器 使用源文件 输出 它如何工作 可执行的Python程序 获取帮助 概括 4. 基本概念 字面意义上的常量 数 字符串 变量 标识符的命名 数据类型 对象 输出 它如何工作 逻辑行与物理行 缩进 概括 5. 运算符与表达式 简介 运算符 运算符优先级 计算顺序 结合规律 表达式 使用表达式 概括 6. 控制流 简介 if语句 使用if语句 它如何工作 while语句 使用while语句 for循环 使用for语句 break语句 使用break语句 continue语句 使用continue语句 概括 7. 函数 简介 定义函数 函数形参 使用函数形参 局部变量 使用局部变量 使用global语句 默认参数值 使用默认参数值 关键参数 使用关键参数 return语句 使用字面意义上的语句 DocStrings 使用DocStrings 概括 8. 模块 简介 使用sys模块 字节编译的.pyc文件 from..import语句 模块的__name__ 使用模块的__name__ 制造你自己的模块 创建你自己的模块 from..import dir()函数 使用dir函数 概括 9. 数据结构 简介 列表 对象与类的快速入门 使用列表 元组 使用元组 元组与打印语句 字典 使用字典 序列 使用序列 参考 对象与参考 更多字符串的内容 字符串的方法 概括 10. 解决问题——编写一个Python脚本 问题 解决方案 版本一 版本二 版本三 版本四 进一步优化 软件开发过程 概括 11. 面向对象的编程 简介 self 类 创建一个类 对象的方法 使用对象的方法 __init__方法 使用__init__方法 类与对象的变量 使用类与对象的变量 继承 使用继承 概括 12. 输入/输出 文件 使用文件 储存器 储存与取储存 概括 13. 异常 错误 try..except 处理异常 引发异常 如何引发异常 try..finally 使用finally 概括 14. Python标准库 简介 sys模块 命令行参数 更多sys的内容 os模块 概括 15. 更多Python的内容 特殊的方法 单语句块 列表综合 使用列表综合 在函数中接收元组和列表 lambda形式 使用lambda形式 exec和eval语句 assert语句 repr函数 概括 16. 接下来学习什么? 图形软件 GUI工具概括 探索更多内容 概括 A. 自由/开放源码软件(FLOSS) B. 关于本书 后记 关于作者 关于译者 关于简体中文译本 C. 修订记录 时间表 术语表 表格 5.1 运算符与它们的用法 5.2 运算符优先级 15.1 一些特殊的方法 例子 3.1 使用带提示符的Python解释器 3.2 使用源文件 4.1 使用变量和字面意义上的常量 5.1 使用表达式 6.1 使用if语句 6.2 使用while语句 6.3 使用for语句 6.4 使用break语句 6.5 使用continue语句 7.1 定义函数 7.2 使用函数形参 7.3 使用局部变量 7.4 使用global语句 7.5 使用默认参数值 7.6 使用关键参数 7.7 使用字面意义上的语句 7.8 使用DocStrings 8.1 使用sys模块 8.2 使用模块的__name__ 8.3 如何创建你自己的模块 8.4 使用dir函数 9.1 使用列表 9.2 使用元组 9.3 使用元组输出 9.4 使用字典 9.5 使用序列 9.6 对象与参考 10.1 备份脚本——版本一 10.2 备份脚本——版本二 10.3 备份脚本——版本三(不工作!) 10.4 备份脚本——版本四 11.1 创建一个类 11.2 使用对象的方法 11.3 使用__init__方法 11.4 使用类与对象的变量 11.5 使用继承 12.1 使用文件 12.2 储存与取储存 13.1 处理异常 13.2 如何引发异常 14.1 使用sys.argv 15.1 使用列表综合 15.2 使用lambda形式

2010-10-09

C语言接口与实现 c语言

对于c语言接口网上的资料是少之又少,所以下面这些文字全是我一个字一个字打印上来的希望大家 能对的起我的付出: 现在的程序员都面临大量的关于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 的信息,大多数人都会使用API和程序库,并在其所写的每一个应用程序中实现它们,但是很少人 会创建或发布新的能广泛应用的API,事实上,程序员似乎倾向与循环使用他们自己的东西,而不 愿意查找,能满足他们要求的程序库,这或许是因为写特定应用程序代码要比查找设计好的API容易。 这里我所提到的是一种基于接口与其实现的设计方法,并且通过对24个接口及其实现的描述详细地演示了这种方法,这些接口涉及到计算机领域的很多知识,其中包括数据结构,算法,字符串处理 和并发程序,这些实现并不是简单的玩具----它们是为了在你们所设计的软件代码中使用而设计的。(当然了我会通过阅读量来看是否继续发下去,人要少了我就没有必要浪费时间了) c编程语言对基于接口设计方法的支持是极少的。 而面向对象的语言,如c++,Modula-3,则鼓励将接口与实现分离,基于接口的设计独立与任何特定 的语言,但是它要求程序员对像c一样的语言有更多的驾驭能力和更高的警惕性,因为这类语言很容易破坏带有隐含实现信息的接口,反之亦然。 然而一但掌握了基于接口的设计方法,就能够在服务于众多应用程序的通用接口基础上建立应用程序,从而加速开发,在一些c++环境中的基础类库就体现了这种效果。 增加对现有软件的重用---接口实现库,能够减少初始开发成本,同时还能减少维护成本,因为应用程序的更多部分都建立在经过良好测试的通用接口的实现上,这里我提到的接口是针对数据结构的,但它并不是数据结构,我重点将放在算法引擎----包装数据结构以供应用程序使用----而不在数据结构算法本身,接口的示例和实现都以literate程序的方式给出,换句话说就是源代码及其解释是按照最适合理解代码的顺序交织出现的。 下面我将我想要给大家讲的内容分一下类: 基础 1,接口与实现 2,异常与断言 3,内寸管理 4,进一步内寸管理 数据结构 5,链表 6,表格 7,集合 8,动态数组 9,序列 10,环 11,位向量 字符串 12,原子 13,格式化 14,低级字符串 15,高级字符串 算法 16,扩展精度算法 17,任意精度算法 18,多精度算法 线程 19,线程 建议: 看到这里的朋友我相信对c语言都有了很长时间的学习 如果你还没有搞懂c语言的全部内容,我强烈建议你先别看这里

2010-10-07

maya2011汉化补丁(其实是双语,中英文补丁)

这个是maya2011版的汉化补丁(其实是双语的,中文+英文),我本人在用。(很方便看国外的教程) 各位需要的就下,不需要的我介绍了也没用,是吧。

2010-10-06

STL 完整源代码注释(doc格式共65个文件,与STL头文件对应)--侯捷老师作品

身为C++标准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STL(标准范本库)不仅是一个可复用元件库,而且是一个包罗演算法与资料结构的软体框架(framework)。“框架”这个词,本身就有庞大、稳定、完整而可扩展的涵义。软体框架,则是用一行行精细准确的源码,构造一个庞大、稳定、完整而可扩展的软体架构,稍有软体发展经验的人都知道,要做到这些,谈何容易! STL在1994年走入C++标准,使得原本即将推出的C++标准延迟4年问世而无怨无悔,并为之对内容做巨幅改进,而今STL不仅为千千万万C++程式师所日常运用,而且获得极高的学术赞誉,成为了一个典范,一种境界。作为一个软体框架,STL所取得的成功,实在可以用“辉煌”来形容,其所内涵的软体思想和技术经验,更是无比的深厚与精致。 学习编程的人都知道,阅读剖析名家代码乃是提高水准的捷径。源码之前,了无秘密,大师们的缜密思维,经验结晶,技术思路,独到风格,都原原本本地体现在源码之中。在你仔细推敲之中,迷惑不解之时,恍然大悟之际,你的经验、思维、视野、知识乃至技术品味都会获得快速的成长。特别是面对STL这样优秀而普遍的作品,无论你是为了满足作为程式师第二天性的求知欲,还是在日常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总会有一天,你会打开一个叫做<vector>或者<algorithm>的表头档,想把STL背後的秘密看个究竟。英文 有一个常用短语,叫做“under the hood”,钻进魔术师的帐篷,屏住呼吸,瞪大眼睛,把那些奇妙的魔法看个通透,让自己的理解和技艺获得巨幅的提升,这种诱惑,任何一个程式师都无法抵挡! 不过,想要研读STL源码,绝对没有那麽简单。STL是精致的软体框架,是为优化效率而无所不用其极的艺术品,是资料结构与演算法大师经年累月的智慧结晶,是泛型思想的光辉诗篇,是C++高级技术的精彩亮相,这些灿烂的赞誉,体现在数万行源码 ,对於一个初涉此道的学习者来说,就是一个感觉:“难!”。无论你是会浅尝辄止地退出这次探险,还是勇敢地向浓雾中前进,当你受困於STL精致的大网之中,为那些迷一般的结构和动作感到茫然无措的时候,所有人都会冒出一个念头:“如果有这样一本书,既能够提纲挈领,为我理顺思绪,指引方向,同时又能够照顾小节,阐述细微,帮助我更快更好地理解STL源码,那该有多好!” 望着长长的STL着作列表,一个“真正”的C++程式师,多少会有一点遗憾。自从STL问世以来,出版了大量的书籍,帮助读者了解它的思想,学习它的用法,掌握它的技巧。其中佼佼者如Matt Austern的《Generic Programming and STL》,Nicolai Josuttis的《The C++ Standard Library》,Scott Meyers的《Effective STL》,已成C++经典名着。然而,定位在引导学习者进行STL源码分析的着作,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毕竟,既要能高屋建瓴,剖析大架构,不为纷繁琐碎之细节而迷乱,又能具体而微,体现细致之处的精妙缜密,不因为宏大体系而失之粗略,无论对於专家高手还是技术作者,都是太难达到的目标。 读了这本《STL源码剖析》之後,我认为,这个遗憾终於被补足了! 本书的作者侯捷先生是蜚声海峡两岸的着名IT技术作家,在C++,Windows系统原理,泛型理论和STL等技术领域有极深的造诣。然而,侯捷最令人称道之处,乃是他剖析大架构的能力。所谓剖析大架构,就是要在洋洋洒洒数以万行计的源码中,精准定位,抽取核心观念,高屋建瓴,纲举目张,将看上去乱麻一般的源码梳理得头绪清晰,条理分明,同时又照顾细节,叁透精微,把一个个关键动作阐述得通通透透,这种能力,我以为至少在华人技术作者中,侯捷堪执牛耳。在他的名作《深入浅出MFC》中,侯捷将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在这本《STL源码剖析》中,我们又看到了一次更加精彩的表现。 我有机会作为大陆最早的几个读者之一,详细拜读了侯捷的这本最新STL专着,感到了一种强烈的技术冲动,说得俗一点,就是觉得很过瘾!具体来说,我以为这本书至少有四大特点,使它成为我所见过的最出色的一本STL源码剖析类着作。 首先,选材精当,立足高远。STL是一个标准,因而有各种实作版本。本书所剖析的SGI STL,可以说是设计最巧妙,思想最深刻,获得赞誉最盛,认同最广的STL实作。当然,这份出自STL之父Alex Stepanov,以及Matt Austern,David Musser等巨匠之手的经典作品,剖析阐述起来自然也需要花费更大的心力。侯捷籍其扎实的理论与技术素养,毅然选择这份作品来剖析,是需要极大勇气与自信的。同样,本书对读者的预期,也是很高的,不但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更要有掌握STL的兴趣与坚韧意志。读这本书,你可以有充分的信心,学到的是超一流大师的思想和经验,所谓名门正派,高屋建瓴。 其次,脉络清晰,组织顺序匠心独具。任何人打算系统阅读STL源码,所必须作出的第一个决定就是,从何处开始?我在初读此书时,一个最疑惑的地方就是侯捷居然把allocator放在所有组件之前讲述。要知道,allocator这个东西,对一般的使用者完全透明,根本感觉不到其存在,以至於在名着《The C++ Standard Libaray》中,Nicolai Josuttis将这一部分放在全书最後。既然如此,又何必让这个无名小卒占据头版头条?我一开始还真是不理解。直到後来,我自己有一些扩展STL的实践,才发现,用的时候你固然可以对allocator不闻不问,但一旦要领悟STL的工作原理,或者要自己扩展STL的功能,则对於allocator的掌握几乎是第一先决条件。不了解allocator,则无论剖析也好,扩展也罢,必然处处碰壁。侯捷毫不迟疑首先帮读者搬开这块绊脚石,理出头绪,实在是匠心独具。紧接着的第三章iterator及traits,直入STL的核心观念与关键技术,剑走中锋,直取要害,高举高打,开诚布公,直接把理解STL的钥匙交道读者手上。此章一过,读者神气完足,就可以大刀阔斧地打通STL的重重关隘。此布局只要稍有变化,读者的学习难度势必猛增。侯捷的此种安排,实在是大家手笔! 此外,本书在技术上迎难而上,详略得当,完整而重点突出。了解SGI STL的读者都知道,这份作品对C++标准中的STL做了大量的扩充,增加了专用的高效allocator,用以操作巨型字串的rope,单链表slist,以及万众企盼的hash容器等等,再加上STL本身就有很多精微之处,技术上的难点不少。此类书籍的作者,但凡稍有一丝懈怠之心,大可以冠冕堂皇地避重就轻。然而侯捷在此书中对重点难点毫不避讳,无论是标准功能还是非标准功能,只要对读者理解STL架构有益,只要有助於提高读者的技术,增长读者的视野与经验,书中必然不畏繁难,将所有技术细节原原本本和盘托出。另一方面,所谓剖析源码,其目的在於明理,解惑,提高自身水平,并不是要穷经皓首,倒背如流。因此,一旦道理讲清楚,书中就将重复与一般性的内容一笔带过,孰轻孰重,一目了然,详略十分得当,这一点对於提高读者的学习效率,有着巨大的意义。 最後一点,本书通过大量生动范例和插图讲解基本思想,在同类书籍中堪称典范。虽然我把这一点放在最後,但我相信大部分读者站在书店,随手翻过这本书,得到的第一印象便是这一点。STL之所以为大家所津津乐道,除了其思想深刻之外,最大的因素是它实用。它所包装的,是演算法与资料结构的基本功能。作为一个程式师,如果你是做资料库编程的,大可以不懂组合语言,如果你是写驱动程式的,大可以不必通晓人工智慧,写编译器的可以不用懂什麽电脑图形学,作业系统内核高手的不用精通网站架设,然而,如果你不懂资料结构与演算法的基础知识,不具备资料结构与演算法的基本技能,那就完全丧失称为一个程式师的资格!市面上讲述演算法与资料结构的专着汗牛充栋,俯拾皆是。相比之下,本书倒并不是以此为核心目标的。但是,可曾有哪位读者看到任何一本书像本书一样,将红黑树用一张张清晰生动的图解释得如此浅显易懂?所谓一图胜千言,在教授基本资料结构与演算法方面,我想不出还有任何一种方法,能够比幻灯般的图片更生动更令人印象深刻了。读过此书的每一位读者,我想都会为书中那一副副插图所打动,作者细致严谨的作风,时刻为读者考虑的敬业精神,也许是更值得我们尊敬的东西。 侯捷先生在一篇影响广泛的STL技术杂文中,将STL的学习境界划分为三个阶段,(1) 会用,(2) 明理,(3) 扩展。阅读STL源码是由第一层次直贯第二层次,而渐达於第三层次的一条捷径,当然也是条荆棘之路。如果你是一个勇於征服险峰的程式师,如果你是一个希望了解under the hood之奥秘的程式师,那麽当你在攀登STL这座瑰丽高山的时候,这本书会大大地帮助你。我非常热情地向您推荐这本着作。当然,再好的书籍只是工具,能不能成功,关键还在你自己。

2010-04-24

windows高级编程指南(中文版+25个c源码案例)

【原 书 名】 Advanced Windows (3rd Ed) 【原出版社】 Microsoft Press 【作 者】(美)Jeffrey Richter 【译 者】 王书洪[同译者作品] 刘光明 【内容简介】 本书以详尽资料和大量的范例深入讨论了有关32位Windows编程的高级问题,包括进程和线程的管理、Win 32的内存管理、消息处理、动态链接库、文件系统和设备输入输出、结构化异常处理、Unicode等,并重点讨论了Windows 95和Windows NT在实现上的不同之处,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编程技巧。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师生和广大的计算机编程人员使用。 【人物简介】 Jeffrey RichterJeffrey Richter是一位在全球享有盛誉的技术作家,尤其在Windows/.NET领域有着杰出的贡献。他的第一本Windows著作Windows 3: A Developer's Guide大获好评,从而声名远扬。之后,他又推出了经典著作《Windows 高级编程指南》和《Windows核心编程》。如今这两本书早已成为Windows程序设计领域的颠峰之作,培育了几代软件开发设计人员。他的每一本新作问世,我们都有理由相信这是一本巨著,我们想要的一切尽在其中。Jeffery 是Wintellect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也是MSDN杂志.NET专栏的特邀编辑。现在他正领导开发该公司的.NET程序设计课程,向大众推广.NET技术。因为他自1999年开始就参与了微软.NET框架开发组的咨询工作,与这些一线人员一起经历了.NET的孕育与诞生,所以他对.NET思想的领悟、对.NET的细节熟稔,是其他任何作家难以企及的。他是.NET著作领域中当之无愧的一面旗帜。

2010-04-21

算法导论习题参考答案(学习中。。。)

本书深入讨论各类算法,并着力使这些算法的设计和分析能为各个层次的读者接受。各章自成体系,可以作为独立的学习单元。算法以英语和伪代码的形式描述,具备初步程序设计经验的人就能看懂。说明和解释力求浅显易懂,不失深度和数学严谨性。   本书自第1版出版以来,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大学教材和专业人员的标准参考书。第2版增加了论述算法作用、概率分析与随机算法、线性规划等几章。同时,对第1版的几乎每一节都作了大量的修订。一项巧妙而又重要的修改是提前引入循环不变式,并在全书中用来证明算法的正确性。在不改变数学和分析重点的前提下,作者将许多数学基础知识从第一部分移到了附录中,并在开始部分加入了一些富有诱导性的题材。   ★经典的算法书,被卓越网,《程序员》等评选为2006年最受读者喜爱的十大IT图书之一。   ★算法领域的标准教材,全球多所知名大学选用    ★MIT名师联手铸就,被誉为“计算机算法的圣经”    ★编写上采用了“五个一”,即一章介绍一个算法、一种设计技术、一个应用领域和一个相关话题。    以相当的深度介绍了许多常用的数据结构和有效的算法,使得这些算法的设计和分析易于被各个层次的读者所理解。教学网址、视频课程及在线学习中心,全方位学习模式,内容很丰富。

2010-04-21

linux下c编程手册

linux下c编程入门学习不可或缺的书籍,一天看完没问题

2010-04-14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